纤纤禽羽入画来

奔小康频道   2023-09-15 11:04  江西日报  编辑:涂本昊  作者:

  □ 凌瀚

  张林发的羽毛画工作室略显老旧和简陋,但四面墙上却是大有看头——那上面全是他的作品。他先领着笔者远远地看,然后取下来一张一张仔细看:“看着像是国画吧?可是你仔细看,它们有禽羽的质感,还真是不一样呢。”他指着一张《高瞻远瞩》,一只雄鹰挺立在一棵松枝上,整个画面透着一股苍劲和冷峭之感。老鹰背上是用不同颜色的羽毛一片一片层层堆叠出来的效果,不仅体现了光影和色彩的变化,还体现了雕塑般的立体感。“光鹰头到鹰尾部分就贴了上千片呢。”他又让我们看画面上的松针,根根凌厉,“翅羽上的鸭毛一边比较硬一边比较软,我就取那硬的那边剪成一小段一小段,轻轻地搓,就出来了效果……”他又抱来一幅《悠游图》,画面上五只虾,活灵活现地悠游着。“你看这幅画画面简洁,设色也不复杂,可是颜色深浅之间的过渡可不好掌握呢。”

  算起来,张林发跟羽毛画打了快40年交道。他从小爱画画,有底子,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湖北省黄梅县的工艺美术厂做秸秆和棉花的贴画。1984年,共青城要成立一个废弃羽毛再利用车间,于是,张林发来到了这里,开始做羽毛画。

  虽然羽毛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拼贴羽毛画的装饰品,但是,并没有关于羽毛画工艺的记载。张林发踏入这个领域时,一片茫然。打听到共青城有一位叫胡升治的老人年轻时曾用羽毛拼成大雁、鹭鸟、蝴蝶、兰花之类的简单羽毛画,于是,他拜胡升治老人为师,从简单的、小幅的蝴蝶、小鸟开始学习。

  羽毛入画首先要解决材料的清洁和防腐、防虫问题,而且要保证羽毛的形状、质地、颜色和光泽都不受影响。用开水蒸烫、用84消毒液泡……张林发花了4年的时间,不断地试,不断地改,终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材料处理工艺。那几年当中,张林发的羽毛画技艺也不断提升。他和同事们创作了一幅80厘米×40厘米的《松鹰图》,被共青城最好的宾馆选中,挂进了贵宾厅。这对他是一个不小的鼓励。之后,他又陆续创作出了《竹》《迎客松》《庐山石松》《报喜》《墨虾》等作品。1986年,张林发的羽毛画作品被共青城当作城市礼品送给国际友人。

  每年11月到次年1月中旬,是禽类羽毛最丰满、最华美的季节,而这时也是共青城各家板鸭厂宰杀鸭子的季节。厂子里宰杀鸭子一般从凌晨3时到早上9时。所以,冬天里,张林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大早到各个厂子里“逛羽毛”。“逛得多了,碰到好看的羽毛脑子里就会有画面,就会盘算,这几枝羽毛可以出现在什么样的画面里。”

  作一幅羽毛画先要选题、构思、作画稿,然后才开始粘贴。其中最耗时耗力的是选羽毛:不仅要选颜色,还要考虑粗细和质地。而最后一道工序粘贴,是最考验创作者耐心的。张林发把中国画的笔墨韵致和油画的色彩考量糅进了它的羽毛画创作当中,还汲取了剪纸的艺术风格。除了平贴之外,他借用浮雕的创作理念,创新了“浮雕贴”,使得画作更具立体感。

  40年来,张林发创作了多少羽毛画,他自己都数不清了。早期,他的创作题材集中于人物、花鸟、山水,“那时候最喜欢画的是孔雀、迎客松和仙鹤”。他翻出一堆照片给我们看:“那个时候有创作激情,但是明显艺术品质还有欠缺。”2001年,他前往天津参加了中国美协培训中心举办的一个国画培训班。回来以后,他发现自己视野更开阔了,题材更广泛了,画面也更有美感了。退休以后,他有了大把的时间,于是,2017年他再次去北京进修。

  不断地学习进修不仅仅是为了精进自己的创作,“更是为了把共青城羽毛画做大做强做成气候”。在张林发心目中,共青城是一块从事羽毛画创作的“宝地”:它是一座因鸭而兴的城市,而且紧邻珍禽王国鄱阳湖,“羽毛画应该成为共青城最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和产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林发和他的学生们进学校、进社区,给老年人讲、给孩子们讲。他们还跟当地妇联、共青团合作举办培训班,发现、培养人才。“靠一两个人永远不可能做大做强做成气候,所以,我们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爱上这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