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痴

奔小康频道   2023-09-15 11:04  江西日报  编辑:涂本昊  作者:

  □ 龚艳平 周颖

  赣浙交界,怀玉山巍然而立,山麓有古村,名曰锦溪,采石制砚已逾千年历史。怀玉砚,始于唐,兴于宋,一直流传至今。唐代阎立本、宋代朱熹等大家都曾对怀玉砚不吝赞美。怀玉砚因其石纹理似丝罗,故名罗纹砚;又因玉山县古属信州府所辖,又名信州砚。

  罗纹砚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文武,祖上五代均为砚匠,从小闻着青石的气息、听着刻刀与石头厮磨的声音长大。从14岁学艺起,他开始和怀玉山石打交道,如今已有36年。

  人与石

  夏秋之交,天高云淡,转过几道郁郁葱葱的山路,便是锦溪。村间水泥路旁,陈文武一身粗布衣,笑容爽利。

  走进他的罗纹砚非遗工坊,琳琅满目,鸟兽草木的玉岩石壶、琼楼玉宇的怀玉砚雕、曾惊艳深圳文博会的石刻古琴……亦如工坊门联上所提,“莫笑小城雕虫技,千姿百态信手来”。

  现场观摩雕砚、篆刻,尤为震撼。他一双手,掌厚、指粗、纹重,握刀时手背青筋条条,左手食指上一道刀口留下了深深划痕。动手前,他稍加构思,旋即下刀,“哧——哧——”,凿石之声悦耳如斯,那巴掌大地方,竟似长出了一个世界。

  晚间即兴创作,我们现场出了一题,刻“锦溪”印章。陈文武几番张了张嘴,又被惊讶盖了过去,随即笑道:“嘿!我还真没刻过家乡。”

  取材、构思、刻印,几分钟后,他取来新鲜印泥,沉默而娴熟地用新章子和泥,背躬成一张紧绷的弓,慎重下印、抬起,一方鲜红的正方形“锦溪”着墨纸上:素雅、沉静,“白”部起笔向右折叠,错落而有意趣。

  “真别说,我还有一丝紧张。怎么从没有人找我刻过‘锦溪’呢?”他站起,对着光亮细细琢磨这方鲜红印记:“有两笔可以再粗细分明点,就更妙了。”他沉浸于作品中,手舞足蹈起来,静夜斗室,唯余人与石。

  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官方特许产品文房六宝“世博之花”,到弹奏美妙乐声的石刻古琴,从红色主题石雕到“永州第一书”等定制文创产品……这些年,陈文武一直在推陈出新。玉山一中逸夫楼内,陈列的一方7吨重的“怀玉石刻第一砚《博士摇篮》”,便是陈文武历时半年而作的“大件”,运刀遒劲,气势雄浑。

  梦与路

  陈文武今年50岁整,声如洪钟,奔走一天不显疲态。他几十年不偏向不放弃,但一路走来并不轻松。

  14岁入厂做学徒,上山采石,拜师学艺,日有精进。21岁那年,他创办砚台厂,将制砚原材料分发到户。村民按双方约定的耗损率交货,省下的材料自留。砚台产品走俏,一度远销东南亚,很好地带动了当地就业。

  但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海外订单迅速下滑,1998年山洪冲毁了砚洞内价值十几万元的设备……多年心血付之东流,一贫如洗的他背上刻刀离开家乡。一把刻刀、一张小凳子,背一背篼怀玉山的石头,陈文武开始走南闯北。他善学习,频遇名师指点,眼界不断开阔,也就在那时,一个斑斓的艺术梦,在他心中开始升腾。

  从一个乡间农民,到高级工艺美术师,几度摘得工艺美术界最高奖项“百花奖”,这条路他是怎么走来的,陈文武说得不多,但周围的人都看在了眼里。

  2007年,接到电话说他入围了“首批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家”时,陈文武还在石家庄摆地摊。他兴奋得没了睡意,匆忙把数百斤行李一收,星夜赶回上饶。现场考察组想试试他真功夫,即兴命题。陈文武稍加思索,手上便利索忙碌起来。半小时后,考察组专家面露笑意……

  今年,玉山县文联党支部书记吴仁才与陈文武到北京出差,行至一地,诧异地发现,陈文武三步一吆喝、五步一熟人,仿佛踏入那个熟悉的锦溪村一般。83岁的汪维炎是一名摄影工作者,他一边展示罗纹砚老照片,一边说:“20世纪70年代末,玉山罗纹砚出口量很大,我曾就此采访过陈文武的父亲。陈文武下了几十年笨功夫,创作出很多的优秀作品,提升了罗纹砚的声誉。”

  拙与道

  陈文武擅雕砚、工篆刻、精制壶。从入行算起,陈文武沿着一圈一圈罗纹奔跑了36年。

  那砚那壶,来自大山。陈文武亦来自大山,耳朵亲近植物拔节声,腹中常有山水石鸟,自然意趣流进了骨头里。上饶市作协主席石红许与陈文武相识20多年,说他“但凡谈起怀玉文化,眉宇间闪烁着热爱”。

  手艺人自有他的拙。陈文武习惯和石头长夜对坐。即使再忙,也为自己留下独处的余裕,灯前刀石声中,方寸砚台里,鸟兽草木生气渐展。

  那半生守拙里,亦藏着手艺人的道。石红许说起一桩关于锦溪塔的旧事。有600多年历史的锦溪塔,早年间因雷击严重受损。陈文武到处奔走,义卖砚台、募集资金,自费请专家来实地勘探、提修复建议。前后历时两三年,古塔得以修缮,成为当地的一处地标建筑。

  十多年前,中央美院面向全国选拔非遗专业人才给学生开讲座,当陈文武站上中央美院的讲坛,讲述怀玉砚文化和传统技法时,台下一双双年轻而炽热的眼神,至今让他难以忘怀。也许从那时起,有颗种子在他心里悄然生根:让更多人了解怀玉砚。如今,锦溪村里那间藏着上万方砚台的陈列室,便是陈文武为搭建“中国怀玉砚文化博览园”所做的准备。

  怀玉山下,小溪静静流淌。那广袤的山间乡野,一定还有更多抱朴守拙、追逐梦想的民间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