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山生态林场变“金树林”

奔小康频道   2024-01-26 03:43  江西日报  编辑:吴建新  作者:

  作为分宜县最大的国有林场,昌山生态林场漫山遍野的杉木林,曾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摇钱树。受“密种密得”观念影响,昌山生态林场的近熟杉木纯林初植密度达266株/亩,平均胸径低于18厘米。日前,昌山生态林场负责人钟会云向记者介绍,初植密度大,相继带来树木出材率低,森林蓄积量不高,木材品种单一,生物多样性缺乏等问题。

  如何破解“远看青山在、近看无用材”?2023年,分宜县借助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机会,通过定株抚育、间伐、补植等方式,发展乡土阔叶树种及其混交林,逐步形成异龄复层结构,实现大径材成长有空间,让林场有效益。

  昌山生态林场设计人员朱小文介绍,他们在试点林地根据林分密度、林相长势情况加大间伐力度,将近熟杉木林株数控制在每亩约70株,目标树胸径在22厘米以上。林场还按照补植补造技术要求,间种闽楠、木荷等乡土树种。种植思路变了,林场的碳潜力增加了,白鹇、果子狸、黄麂等野生动物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森林质量怎么样,关键要看蓄积量。”钟会云介绍道,昌山生态林场目前每亩平均蓄积为4立方米,通过抚育改造等方式,预计到近熟林时蓄积能达到每亩17立方米。

  森林质量的提升,让经济效益也实现飞跃。分宜县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负责人袁文算了笔经济账,按现在的市场价,杉木每立方米约500元,以抚育20年达到近熟计算,平均每亩出材量增加5立方米。袁文介绍:“目前昌山生态林场的经验已在全县4家林场试点,总试点面积1.6万亩,预计可新增产值4000余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增收近3万元。”

  江西日报 易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