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

奔小康频道   2024-06-06 09:59  江西日报  编辑:吴建新  作者: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上栗县通过探索把耕地保护纳入地方主官政绩考核、推行耕地保护共管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织密织牢耕地保护网,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

  织密网,让每寸耕地实至名归

  今年,上栗县桐木镇雅溪村党支部书记黄友萍多了一个身份——“村级田长”,他的职责是每周至少巡田一次。

  上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谢福国介绍,为保护好耕地,该县今年探索建立县、乡、村、组(网络)四级耕地保护田长制管理体系,让每块农田都有看护人,将全县16.64万亩耕地保护目标落到实处。

  雅溪村有1403.7亩耕地,黄友萍能巡得过来吗?“我有科技好帮手,精准好用,省时省力!”黄友萍拿出手机打开“田长巡”小程序介绍,每次巡田,一旦发现村里有农田被侵占,他就拍照上传,相关部门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保护耕地,除了人防,还有技防。该县结合卫星遥感监测、高塔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实现了“实时监测、实时跟踪、实时查处”,借助高科技赋能,农田里多了一双智慧“天眼”,实时监测保护耕地。

  上栗县为守好“饭碗田”,把耕地保护纳入地方主官政绩考核,并建立了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县纪委监委等相关部门为核心的联合执法制、信息共享和定期通报制、案件移送制等共同责任机制,实现耕地保护由一家管转变为大家管。

  一系列硬措施,织密织牢上栗县耕地保护网。去年该县净增耕地1300亩,全县耕地面积达16.64万亩,完成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今年预计增加耕地1000亩。

  守底线,占补平衡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上栗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人均耕地仅0.42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建制面积要扩展,厂房车间要扩容,都需要占用土地资源。”谢福国向记者介绍,一方面经济发展有新增用地的需求,另一方面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踩,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成为上栗县耕地保护的一道必答题。

  对此,上栗县按照“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的原则,提出了城市周边“范围不变、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的要求,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12万亩,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任务。

  同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纲领,严格执行建设用地预审和报批制度,通过现场踏勘和监察查验,最大限度减少非农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严禁未批先建和边报边建行为。另外,通过开发利用废弃厂区、低丘缓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举措来造地,把废地改造成可用耕地,拓宽补充耕地途径以增加耕地面积。

  为此,上栗县还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政策鼓励造地:新增旱地的,给予每亩5000元奖补;新增水田的,给予每亩1万元奖补;新增旱地改水田的,给予每亩6000元奖补。

  对于政策带来的好处,杨岐乡南源村党支部书记龙启芳深有体会。龙启芳告诉记者,村里利用低丘缓坡等造地,获得财政奖补21万余元;新造的耕地流转,水田每亩每年租金300元至500元、旱地每亩每年的租金200元至300元。

  造地不是一“造”了之,还要严格监管。“根据相关要求,新造耕地验收后管护期限至少5年,主要由村集体负责管护,若管护不力,不仅要追回奖补资金,还要进行相应的扣罚。”谢福国向记者介绍,通过“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机制,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