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党史学习教育 > 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

【“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之革命旧址篇】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来源: 江西省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1-03-26 09:03   编辑:徐杰

  17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指挥所

 

  建筑名称: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年代:清代中期

  建筑面积:644㎡

  风格:中式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君埠乡君埠村

  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永丰县君埠乡君埠村中央,原为祭祀道教许真君的祠宇建筑——万寿宫,始建于清代中期,后屡废屡建。现存旧址为民国重修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大三开间,一进二栋,前栋二层,上层为戏台,下层为通道;后栋三层,为观戏台;中间为“四水归堂”式天井,两边有廊厢与戏台和后栋相连,于廊厢与后栋连接处设宽板木梯供人上下。面宽17米,进深39米,总占地面积663平方米。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进剿”与“会剿”。至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已发展到约10万人,在十余个省先后开辟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的迅速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日益扩大,震动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蒋冯阎军阀混战刚刚结束,蒋介石就调集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中央根据地成为“围剿”的重点。

  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8月,由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组建,共约有4万人。面对敌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围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新余罗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讨论反“围剿”作战问题,并最终同意了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下,红一方面军主力从袁水流域退却到赣江以东地区开展群众工作,整训部队,筹措给养。

  11月5日,敌人开始向袁水流域推进,扑空后又向赣江东岸进击。红一方面军按照既定方针,以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和人民赤卫军迟滞、消耗、迷惑敌人,诱敌进入预定范围,主力则向根据地中部山区实行“求心退却”策略,于11月26日全部退到东固、南垄、龙冈地区。12月1日,又秘密转移到黄陂、小布、安福圩地区荫蔽待机,积极准备反攻。利用敌军向根据地中心区进攻时,战线被迫拉长、兵力分散的弱点,12月24日和26日,红军主力军两次在宁都小布设伏,试图歼灭敌第五十师谭道源师。但谭道源部按兵不动,于是,毛泽东同志当机立断,目标西移,准备先消灭敌江西省“剿匪”总指挥张辉瓒的第十八师。

  12月29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从宁都迁驻到永丰县君埠乡万寿宫内,毛泽东住在君埠源发药店,朱德和总部其他同志就住在万寿宫二楼。当晚,得知张辉瓒部已孤军窜到龙冈,红一方面军立即在万寿宫内召开了“就近军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研究分析敌情,决定次日继续西进,歼敌于运动战之中。毛泽东、朱德同志在这里签发了《攻击进攻龙冈之敌张辉瓒师的命令》,即“红色十二号令”。

  第二天,毛泽东、朱德等红一方面军领导人从君埠街出发,登上小别村东面黄竹岭,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红军采取四面包围之谋,进行严密部署。发起攻击后,红十二军沿龙冈南侧占领表湖及其附近各山头;红四军和红三军团一部沿龙冈北侧插到张家车,截断龙冈之敌与东固、因富等地之敌的联系,钻到敌人背后发起猛烈攻击;红三军团主力切断敌军从西南方向的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南方向突围的道路。敌第十八师主力被四面包围,近万人被歼,张辉瓒被活捉,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决定性胜利。

  第一次反“围剿”黄竹岭指挥所旧址

  紧接着,红一方面军主力又挥戈东向,于1931年1月3日在东韶地区歼灭逃敌谭道源部半数,俘敌3000余人。此时,其它各路敌军因怕遭受我军打击也慌忙东逃北撤,至此红一方面军在五天内连打了两个大胜仗,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纪念碑

  第一次反“围剿”是红军由游击战向游击性运动战实行战略转变的第一个大战役。此役,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中央根据地人民的支援下,共歼敌1个师部又3个多旅约1.5万人,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重要经验,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为粉碎敌人的下次“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193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央给中国红军及各级党部训令》中这样说:“红军一、三集团军与江西劳动群众,在苏维埃政权之下的一致行动,得到了出人意外的结果,他们在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上,已经写上了新的光荣的一页。”

  1983年10月,旧址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