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党史学习教育 > 精神谱系 > 苏区精神

永放光芒的苏区精神

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日期:2021-11-07 10:11   编辑:方雪

  九十年前,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赣南、闽西这片红土地上建立了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开始了对中国革命道路艰苦卓绝的探索。苏区精神产生于以中央苏区为代表的广大苏区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它是苏区军民英勇抗敌的真实写照,是苏区军民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革命风格的生动展现。当年苏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已成记忆,但伟大的苏区精神仍然闪耀。

  光荣的历史擎起伟大的苏区精神

  1951年毛泽东为南方革命老区人民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中,江西具有光荣的历史、杰出而特殊的地位,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中国的摇篮。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隆重召开,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这一伟大创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首次以国家形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极大地鼓舞了革命群众的斗志、推动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展,预演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安民的文韬武略。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为了“创造中国新社会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在苏区范围内创建了一个完全有别于中国既往的任何政权形态,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形态”的崭新政权,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新生的红色政权在“围剿”与反“围剿”、封锁与反封锁的激烈较量中,创造性地领导各苏区特别是中央苏区的各项事业,积累了宝贵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形成了彪炳千秋的苏区精神。

  承载着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苏区精神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苏区军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苏区精神,始终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踏着先烈血迹前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源泉。

  坚定信念守初心。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也是经受生死考验的强大精神力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是方志敏烈士如磐信仰的写照。面对敌人的高官厚禄诱惑和生死考验,刘伯坚烈士用“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的慨然气度来回应。

  求真务实担使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苏区时期求真务实担使命的艰辛探索。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一个个精辟的论断振聋发聩。自此,“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成为中国共产党响亮的口号。

  一心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共产党是为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试验田”。苏区时期,我们党正是因为践行了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才形成了一道什么力量也无法打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

  清正廉洁葆本色。坚决反对腐败,努力建设廉洁政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苏区时期的鲜明政治本色。为避免贪污腐败浪费等现象的滋生与蔓延,自1932年始,苏维埃中央政府就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以肃清贪污浪费为主要内容的廉政运动,有针对性地在制度层面上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具体要求,正式开启了党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正是因为实行了一系列坚决有力、行之有效的反腐措施,才创建了一个“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赢得了苏区民众的高度赞誉。

  艰苦奋斗创伟业。“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一首兴国山歌写实了苏区干部艰苦奋斗、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历史场景。苏区时期,由于国民党残酷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中央苏区的物资严重匮乏,广大军民的生活异常艰苦困难。但是,苏区军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为了支援前线,毛泽东严以律己,带头节衣缩食,只点一根灯芯,每天改吃两餐,节约一餐口粮送红军。“节约每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成为苏区军民的自觉行动,共同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创伟业的光辉赞歌。

  争创一流展作为。苏区时期,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言传身教带领下,广大苏区干部争一流、创一等,勤奋工作,为民服务,涌现出了许多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优异成绩的模范县、乡,成为蜚声苏区的楷模。赣东北省委、兴国县委及长冈乡、才溪乡苏维埃政府,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受到毛泽东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创造的作为担当。“第一等的工作”的典型模范带头作用,展示了苏区干群的作为担当,对苏区各项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无私奉献显情怀。为人民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赢得了苏区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拥护苏维埃,无私地将一切奉献给革命、奉献给红军、奉献给苏维埃。在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苏区民众把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正是这种“一切为了苏维埃”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党和红军能够在极端困难时期不断发展与壮大,最终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指出:“要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来之不易”的深情概述,深刻揭示了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孕育形成的苏区精神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苏区精神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胜利之源、执政之基、发展之宝,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苏区军民团结一致、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革命理想信念追求。正是在苏区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困难中奋起、在挫折中前行,以无比的勇气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与草地,征服天险娄山关与腊子口,在漫漫长征途中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系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作者:谢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