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党史学习教育 > 典型故事

南溪河上映初心——甘祖昌调查研究的故事

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日期:2023-07-14 07:07   编辑:方雪

  □ 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毛江凡 文/图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仲夏的莲花县,望不尽的万亩荷田若群英荟萃,争奇斗艳,把大地渲染得婀娜多姿、绚丽芬芳。在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家乡,灼灼荷花掩映下,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与学员走进“没有围墙”的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聆听“将军农民”甘于奉献、一心为公的动人事迹,特别是甘祖昌深入田间地头、深入人民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故事,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

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门前雕塑(前排左三为甘祖昌将军)

  问计于群众,躬身于实践

  南溪河的清流中,蕴含着甘祖昌调查研究的宝贵精神财富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地处湘赣边界的莲花县,一代代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缔造的丰富红色资源,教育引导着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坊楼镇沿背村,南溪河蜿蜒而过,“将军农民”甘祖昌在这里问计于群众、躬身于实践的调查研究作风和为群众服务的初心,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依然惠及家乡和人民。

  开国少将甘祖昌,是莲花县走出去的红军老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因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身体不好,不愿给组织添麻烦的他经三次请求,于1957年回到老家务农,带领乡亲开荒种地、建设家乡。

  “南溪河上游,原本有一座用木桩、石头、柴草筑成的小水坝,叫永明潭陂。一遇洪水,小水坝就会被冲垮,年年修陂年年倒,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周边农田的灌溉也成了大问题。”甘祖昌的外甥、今年78岁的沿背村老支书李昔林回想起当年的一幕,感慨不已。

  “烂陂”成了当地群众的烦心事。怎么办?1965年,经过深思熟虑,甘祖昌决定带领大家修建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新水陂,根治这个“烂陂”,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

  在枯水期,提前谋划的甘祖昌抓住这一时间节点,沿南溪河勘察河床,查看哪里更适合建陂。在勘察过程中甘祖昌选定了一段石底的河床,既可以节约打实河床地基的成本,又更加坚固耐用。

  除了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甘祖昌还注重“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他向社员们询问建陂意见,社员们看了之后向甘祖昌提出:“石底倒是硬,就是地势低了点。”甘祖昌认真听取了社员们的意见,第二天,他请来村里几个有经验的老农,详细询问了南溪河的正常水位和汛期水位情况,确认在这里建陂应该是可以的。为了慎重起见,他又从县水利局请来技术员,利用专业的仪器测量,结果选定的建陂位置与先前的计划基本一致。

  在解决好选址问题后,甘祖昌带着乡亲们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动工建陂。

  “根据实地勘察的情况及综合各方意见,甘祖昌决定把新陂建在老陂下游两百米处,巧妙地利用弯弯曲曲的石灰岩河床走向,在上面建了一座弯弯曲曲的混凝土结构水陂,这样一来水陂底座坚实耐用,再也不担心水流冲溃新陂。”今年22岁的蔡宇轩,是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的教学助理,每天要为好几批干部学院的学员现场讲解甘祖昌建陂的故事。她说,每讲一次,对在萍乡这片红土地成长的她来说,就加深了一次思想教育。

  在敲定建陂最终方案时,甘祖昌还处处想到群众的利益。新陂原计划建一米多高,但若是春夏汛期涨水,就有可能淹到沿背村。为了村民不遭受水患,又经过和社员、技术员、生产队干部反复讨论研究,甘祖昌决定将水陂高度降低40厘米。

  在建陂的过程中,年逾60岁的甘祖昌和社员们一样裹起裤腿,下到水里,铆足了劲拼命干,带头搬石头、抬钢筋、和水泥、砌砖头。在他的带领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修好了这座既能灌溉又可蓄水发电的“快省陂”。建成后的“快省陂”,灌溉农田200多亩,也为村办电站、粮油加工等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直至今天仍在发挥作用。

南溪河上五福桥

  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

  从一座桥到十二座桥背后的群众路线和科学巧干

  南溪河下游,有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七孔石桥,原名五福桥。1966年,由于年久失修,历经洪水冲刷的石桥部分塌陷,以至于不能通行机动车辆,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亟须重建。根据当时相关部门送来的设计图纸,预算需要10万元。

  10万元,在20世纪60年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甘祖昌这位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期做后勤工作的军人,曾以“铁算盘”著称,他相信通过精打细算,可以把预算降下来。

  “舅舅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摸清石桥的实际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他多次来到桥下实地勘察,带领村民用木板加泥块,把桥的一个拱洞拦起来,戽干水、掏尽泥,再用铁锤、钢钎来分析桥墩的状况,大家依次轮换,流水作业,就这样把所有的桥墩全部勘察完毕。最后得出结论:6个桥墩中只有2个需要拆除重建,其余4个桥墩都可以继续利用。”李昔林说,当年他21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跟着舅舅甘祖昌参与了勘察工作,当年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

  依据实地勘察的情况,甘祖昌提出了一个既实用又能节省资金和劳动力的修桥方案:拆除2个桥墩,新建1个桥墩,加固4个桥墩,把原来的7孔桥改建成6孔桥,如此可以大大节省建桥成本。相关部门复审后,同意了这一建桥方案,建桥预算一下由10万元降到3万元。

  就这样,大桥建设工程如期施工,甘祖昌起早摸黑,每天很早赶到工地,与技术人员一起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坚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一点一滴核定每笔开支,就连一个水泥袋,一块旧模板,都要充分利用,绝不糟蹋浪费。

  寒来暑往,一年零三个月后,大桥终于竣工。新修的大桥牢固、美观。决算时,桥的造价更是让所有人惊讶,修这座桥总共花了1.2万元,原计划3万元还剩1.8万元。甘祖昌便提议把剩余的钱用于修建沿河的其他桥梁,以保证附近乡村全线畅通,方便群众出行。

  今年78岁的刘虎林,是名赤脚医生,当年经常给甘祖昌看病。他告诉记者:“建桥的那些日子,甘祖昌身体并不算好,但他克服伤病和困难,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带领咱们群众又先后建起了甘家一座中型桥和沿途各路段的十座小桥,前前后后共修了十二座桥,老百姓打心眼里感激他。”

  无论是“快省陂”,还是一座桥变十二座桥,都具体体现了甘祖昌将军开展调查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由此干出了经得起历史检验、为老百姓所公认的好事。

  “深入基层、求真务实、一切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是甘祖昌调查研究作风的显著特点。他一贯坚持群众路线的认识论,以老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了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林俊江说,甘祖昌将军做工作既注重实干苦干,更讲究科学巧干,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和把握问题全貌,找准突破口、抓住牛鼻子,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工作。他还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论,从实际出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原因找到,不断推动问题的解决。

  薪火相传,接续而上

  甘祖昌调查研究的好作风在将军故里得到赓续弘扬

  依靠调查研究这个法宝,“将军农民”甘祖昌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落后的面貌。如今,在将军故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当地干部群众正用坚定的行动,传承发扬着甘祖昌调查研究的好作风。

  2016年以来,当地党委政府经过反复研究讨论,从沿背村红色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实际出发,决定在村里创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然而,筹办初期,村里既没有宾馆、食堂,也没有教学楼和办公楼,没有专业教师。学员来了在哪里吃住?在哪里上课?谁来教?教什么?如何吸引学员前来学习?教学管理服务工作谁来做?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

  经过全面调查摸排,学院筹备工作组发现由于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很多村民新建的住宅有空房,便逐户上门做思想动员工作,多次召集镇村干部和村民开展动员大会,了解村民关心的问题,并帮着房主打扫卫生、清理房间、配备生活用品,采取“村民自营+政府指导”的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当地群众办起了民宿。开办红色培训民宿,既解决了学员吃住问题,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还为参训的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收集调研民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022年,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建立了直接联系民宿户制度,与驻地沿背村民宿户结成对子,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走进民宿户联系工作,解决民宿户现实困难,不断提升后勤管理精细化水平。

  沿背村紧扣学员的“吃、住、行”和游客的“游、娱、购”做文章,经过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精准施策,成立“红沿”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开办民宿;成立农民业余演出队,表演采茶戏《并蒂莲花》;动员贫困户组建客运车队,服务学员、服务游客;组建将军情土特产公司,统一收购销售农户的土特产;大力发展果木基地、特色种养等产业。依托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探索出了“红色培训+民宿+演艺+交通+购物+农业”的产业多元发展模式,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得沿背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收800余万元,当地村民累计增收1600余万元。

  如今,沿背村红色培训如火如荼,村民笑逐颜开,来这里考察调研的团队也越来越多。

  95后的甘迪是甘祖昌将军的曾孙女,也是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的教学助理、甘祖昌故居的红色讲解员。曾祖父的故事一直影响着她,她在心里暗暗鼓劲:一定要讲好曾爷爷的故事。

  一次,一群年龄较大的长辈来到学院参观甘祖昌故居,他们对她说:“小姑娘,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次来到这里聆听你的讲述,你要好好把甘祖昌将军的故事传承下去!”

  长辈们的一番话,让甘迪倍感责任重大。她下定决心,要将革命家庭的红色家风传承下去。“如今我们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环境更加整洁,街道更加敞亮,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来我们这里的游客和学员,都对我竖起大拇指夸奖:‘你们的村庄真漂亮。’”甘迪说,作为革命后代、新时代青年,又从事着红色资源的教育教学工作,她将发扬曾爷爷调查研究的精神风范,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让红色血脉不断赓续传承。

(作者:毛江凡)